以“青殼背厚、白肚金爪”而著稱的黃陂湖大閘蟹是不少合肥人追捧的秋日美味。11月2日,大皖新聞記者走訪廬江縣一些大閘蟹養殖場,現場養殖戶們或忙著撈出籠中的大閘蟹,或忙著對大閘蟹綁繩。有養殖戶表示,眼下本地大閘蟹已批量上市,晚上是最忙的時候,很多大閘蟹會爬到蟹塘的壟上,一天能賣3000斤左右。
記者采訪獲悉,受夏季連續高溫的影響,今年黃陂湖大閘蟹批量上市的時間較去年推遲了近一個月。周谷堆市場信息員張飄逸稱,目前已有本地大閘蟹陸續進入市場,價格按個頭大小不等。
每天賣出3000斤 晚上夫妻倆壟上撿蟹
11月2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廬江縣南圩村,養殖戶姚忠會一家的百余畝蟹塘迎來豐收,姚忠會每天都要和家人捕撈3000斤大閘蟹賣出,捕撈的方式并不是放水或抽塘,而是在蟹塘的壟上”守株待兔”。
當日上午,走進姚忠會的水產養殖場,已經有不少食客驅車趕來這里,他們在等待著姚忠會將鮮美的大閘蟹綁繩打包。只見姚忠會手拿棉線,配合剪刀,快速穿擰,只幾秒鐘一只大閘蟹便被綁好了繩,動彈不得。
姚忠會展示所養的大閘蟹
忙了一陣后,姚忠會領著記者來到了他的多口蟹塘前,“我是8年前開始養殖黃陂湖大閘蟹,現在養殖面積已達到160多畝。”姚忠會介紹,現在已到了當地大閘蟹大量上市的季節,“從現在能一直能賣到春節前。不過因今年的氣候原因,和去年相比,黃陂湖大閘蟹晚上市接近一個月。”
望著院子里正在排隊買蟹的食客,姚忠會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一個公司的員工過來團購的,平時不光有團購的,還有周邊地市的人慕名來這里買蟹的,“現在每天正常能賣個1500公斤。”跟著姚忠會沿著蟹塘的岸邊圍壟走去,記者看到有不少個頭不小的大閘蟹已爬上岸邊“曬著”太陽。據姚忠會介紹,每天晚上壟上都會爬滿密密麻麻的大閘蟹。
晚上抓的大閘蟹,暫時放在蟹籠里。
”我和愛人每天晚上從7點開始一直抓(大閘蟹)到11點左右。”隨即姚忠會從岸邊抓一只大閘蟹向記者展示著蟹子的活力,他表示,現在有六口大蟹塘,還有一口小塘,除了水草,還用玉米、螺絲和凍魚等喂蟹。姚忠會說,現在抓蟹,劃著小船,圍著塘壟抓就可以,到后面才要抽水抓,賣多少抓多少。提及大閘蟹的個頭和價格,姚忠會稱,現在塘里的大閘蟹小的也有三兩左右,大的有六、七兩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
蟹塘有專人照料 每天都會撈蟹送往縣城
來到廬江縣瓦洋河大橋附近一大閘蟹養殖場,這里離黃陂湖只有一公里左右,大皖新聞記者現場看到,在多口蟹塘周圍,都安裝了監控。現場工作人員王先生說,這里是養大閘蟹的塘口,北邊和南邊都有,有大塘和小塘,也對外銷售蟹苗。
航拍廬江縣一大閘蟹養殖場
隨后記者跟隨王先生走至蟹塘的壟上,這里的蟹塘一口挨著一口,而且面積都不小,每口蟹塘的周圍都安裝了玻璃擋板,王先生稱這是為了防止大閘蟹跑出去。“眼下大閘蟹已批量上市,現在每天都要運走一、兩千斤。”王先生說,目前還不用放水,大閘蟹會自己跑到岸上,現在還不是高峰期,到后面大閘蟹銷量還會明顯增加。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不少塘口的岸邊,不斷有大閘蟹從水中爬至岸邊。隨后王先生帶著記者來到一處塘口,在離岸邊不遠的地方設置了多個圍網區域。王先生說,每天他們會把抓的大閘蟹按個頭和品質放在不同的圍網內,不光有客商直接過來購買,也有附近村民來買的,他們也會每天把一些個頭大的大閘蟹送到廬江縣城的門店售賣。
一養殖場內,工作人員在撈蟹
“這里總共有600多畝,有專人照料。”王先生說,每個塘口內都有小船,已進入忙碌的季節,今年黃陂湖大閘蟹比去年上市遲了一個月,周邊還有其他養殖大閘蟹的,也都開始大量往外賣了。
合肥本地大閘蟹已批量上市
“現在是大閘蟹批量上市的季節,也是品蟹的最佳時期,不愁賣不出去。”養殖戶姚忠會說,最近這段時間,他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訂購電話,他和愛人忙著捕蟹和賣蟹,有時也會喊其他人來幫忙。
姚忠會在給大閘蟹綁繩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黃陂湖大閘蟹個體碩大,蟹味濃郁,蟹肉纖維長,游離氨基酸多,味道特別鮮,蟹肉帶有甜味。為了確保黃陂湖大閘蟹的品質,廬江縣按照“植草、移螺、稀放、調水”生態養殖模式,通過生產規范化、強化檢驗檢疫、統一標識使用等一系列措施,控制養殖密度。目前,全縣養殖大閘蟹約1萬畝,年產量約600噸,產值約1.2億元。
“合肥本地大閘蟹已進入市場。”11月3日,周谷堆市場信息員張飄逸稱,價格按個頭大小不等。
蟹塘岸邊,不斷有大閘蟹爬上岸
記者還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合肥市河蟹養殖面積在兩萬多畝,養殖品種為中華絨螯蟹,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廬江縣和巢湖市等地。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魏鑫鑫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