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合肥市廬江高新區的合肥眾禾動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組裝生產線上,工人在加班加點生產訂單產品。通訊員 巢志斌 攝
近日,省專精特新企業馬鋼埃斯科特鋼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在趕制高端汽車彈簧用鋼產品訂單,滿足市場需求。通訊員 羅繼勝 黃志勇 攝
汽車工業正在發生的大變革中,智能網聯被視為與新能源化“上半場”相對應的“下半場”。不少行業企業和專家更認為,下半場才是決勝階段。
近期,“蘿卜快跑”等無人駕駛網約車在全國部分城市的運營探索受到廣泛關注,顯示出“決勝”下半場的發令槍已經打響。
不斷加碼的布局
安徽首批無人駕駛公交車近期正式投入運營。
合肥公交集團于6月初開通T99路特色公交線路,該線路主要運營于包河區花園大道沿線,由專注于C-V2X車聯網業務的中信科智聯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配備無人駕駛公交車,配合改造后的道路側設備,具有L3以上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交互功能。
這是合肥在“車路云一體化”應用上邁出的又一步。就在7月3日,工信部網站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合肥成為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全國20個試點城市(聯合體)之一。在此之前,合肥與蕪湖在2021年底就已被住建部、工信部確定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以合肥、蕪湖為代表,安徽在不斷加碼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布局。
合肥市制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全域開放方案,推動主城區全面開放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全開放、全無人、規?;?、商業化、融合化“兩全三化”推進模式,致力打造全國首個核心區域“全域開放”省會城市,發布了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大眾智慧物流項目等場景20個。
蕪湖市出臺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推動全市路權開放,在鼓勵開展示范應用、支持模擬商業化運營、推動測試牌照互認及建立通用檢測項目制度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來自省工信廳的數據顯示,全省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超2500公里,發放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牌照241張,完成測試里程超200萬公里。圍繞“車、路、云、網、圖”五大關鍵要素,已有百度阿波羅、大唐高鴻、星云互聯、北科天繪、倉擎智能、中科星馳、智行者、白犀牛、云從科技、文遠知行等7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安徽落戶,智能網聯企業加快集聚。
依然存在的短板
安徽將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致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強省,在上半場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2023年,全省汽車產量249.1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分別居全國第2位、第4位。今年1月至5月,全省汽車產量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46.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5.4%、76.5%。在全國汽車產業發展格局中,安徽已經從中游上升到頭部,汽車大省的地位逐步鞏固。
面對正在展開的智能網聯下半場競爭,需要關注存在的短板制約因素。
6月4日,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企業名單公布,蔚來成功入選。該試點目標是在前期廣泛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基礎上,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L3和L4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蔚來入選9家試點聯合體名單,但試點使用主體是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試點車輛運行城市也是上海市。
截至2023年底,上海開放自動駕駛測試總面積達912平方公里,其中嘉定464平方公里和臨港386平方公里實現全域開放。合肥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全域開放方案,但仍需在全域開放上實現新突破。
智能網聯研發能力、對高端研發人才吸引力以及測試應用場景建設,應當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突圍的主攻方向。同時,對智能網聯產業生態建設有關鍵作用的立法、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也須持續突破。
迭代演進的打法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前景廣闊的萬億賽道,關乎汽車產業大變革的決勝。
安徽要鞏固在前期新能源化轉型中已經取得的優勢和成果,必須把握智能網聯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機遇,在新賽道上搶占有利身位。
“隨著合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相信會支持打造更多應用場景,讓產業鏈企業獲得更大發展機會?!睂W⒂谧詣玉{駛核心技術研發與商業化落地的中科星馳的CTO王智靈認為,安徽及合肥汽車主機廠集聚,還有眾多有智能網聯汽車應用需求的客戶單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本地化配套率也在不斷上升,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王智靈建議,在行業標準制定和高端人才引進上要加大力度,“智能網聯汽車的很多領域,行業標準尚不清晰,合肥作為先發城市,應當積極參與行業標準體系制定,爭取更大的行業話語權。同時,在招才引智方面出臺更加有力的舉措,提高對自動駕駛前沿領域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未來的區域產業競爭,不僅是在產業鏈層面展開,更多的是產業生態的比拼?!卑不帐⌒履茉雌嚠a業集群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執行秘書長任林杰表示,智能網聯汽車融合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創新技術,安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有良好基礎,能夠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和產業支撐。應當用好自身優勢條件,推動汽車產業與交通、能源、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產業生態。
應用場景是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迭代演進和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依托。
在具體打法上,任林杰十分重視場景的作用,“如果說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主要靠整車牽引、龍頭帶動,那么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上,則應當堅持場景驅動,通過培育打造應用場景,吸引產業鏈企業集聚”。
“安徽搶抓汽車工業大變革的機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崛起壯大。未來,在汽車向智能化演進的過程中,安徽也一定會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任林杰說。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