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捧著嫩豆腐,一手握著菜刀,上下?lián)]舞,刀刀成絲,一分鐘便在手掌中切出極細的豆腐絲,沉入水后,形味靈動,化作千絲萬縷,仿佛一朵盛開的菊花......在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淮南壽縣,“淮南工匠”、壽州豆腐宴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士宏展示出細可穿針的菊花豆腐技藝,讓記者驚嘆不已。
“想要雕出精美的作品,除了原材料好之外,最需要的是心靜?!苯衲?8歲的張士宏15歲便開始學習廚藝,后來在當地一家百年老字號飯店做行政總廚,2006年開了屬于自己的餐館,研究自己喜愛的菜品。
壽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豆腐的發(fā)源地?!白罱鼇砺糜蔚娜颂貏e多,作為壽縣人、壽州豆腐宴非遺傳承人,我想用自創(chuàng)的菜品宣傳壽縣,講好美食故事。”張士宏說。
張士宏自創(chuàng)的豆腐菜品“時苗留犢”。人民網記者 趙越攝
空閑的時間,他就琢磨著如何把菜品與當地文化結合起來,為了掌握更多的歷史和經典故事,張士宏經常到壽縣報恩寺、博物館里聽導游給游客講當地的故事,回來后一遍遍試驗制作與成語典故結合的創(chuàng)意菜品,劉安點丹、淝水之戰(zhàn)、風聲鶴唳、楚鼎生香、花開富貴、二十四節(jié)氣豆腐等壽州元素被他一一端上餐桌。
在張士宏自創(chuàng)菜中,有一輛微雕牛車載著豆腐的菜品引起了記者好奇,只見整個菜品色澤金黃,形狀小巧玲瓏,吃起來口感酥香爽脆,外層香酥,內部豆腐軟嫩,保留了豆腐的原汁原味。這其中蘊藏著怎樣的典故?
“我自創(chuàng)的這道豆腐菜叫‘時苗留犢’,它講的是一個清廉的故事?!睆埵亢旮嬖V記者,相傳時苗是東漢時期的縣令,當年他騎著牛,拉著自己的行李來到壽春。當了一年多的縣令后,老牛生了一頭小牛,離任時,時苗說小牛是吃壽春水草長大的,理應留給壽春的父老鄉(xiāng)親。
“雖然豆腐和時苗沒有關系,但我認為豆腐是白色的,做人、做事、做官都要清清白白,就是希望人們能記住這個典故,傳遞廉吏清風的寓意。”張士宏說。
“我對壽縣豆腐有著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感,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弊鳛閴壑荻垢缥ㄒ坏姆沁z傳承人,張士宏說,壽州豆腐不僅僅是一份工藝品,更是滿載歷史底蘊的文化符號。
從小受到父輩耳濡目染的熏陶,張士宏的兒子張旭對這項非遺產生了濃濃的感情和熱愛。如今,23歲的他接過“接力棒”,也開始從事豆腐宴技藝的制作?!跋M艹蔀楦赣H那樣出色的工匠,把家鄉(xiāng)的豆腐宴文化發(fā)揚光大。”張旭說。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