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內需正成為當前經濟穩增長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突出“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突出“線上線下”推動消費回升,突出“宜業宜居”打造現代化城市,突出“國際國內”開拓市場空間......新形勢下,我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激發更多市場潛力
鮮香爽辣的淮南牛肉湯,口感軟糯的瑪瑙泉豆腐乳,香飄四溢的潘集酥瓜,皮薄肉厚的廷龍奶油味瓜蔞籽......6月6日晚上8點,在“皖美好物云端購——惠聚安徽·暖心電商消費節”淮南主題日期間,淮南市副市長李朝暉化身“超級推銷員”走進淘寶直播間,向全國消費者推薦淮南特產,吸引了近34萬消費者在線“圍觀”、購買。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擴大居民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有助于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3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工信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優化市場供給、推進文旅消費、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加快構建智能消費體系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五個方面推出19條舉措,多措并舉刺激國內消費。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市場保供的同時,大力實施消費提振行動,有序推動商貿流通企業和市場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積極擴大居民消費。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我省限上消費品零售額422.5億元,同比增長10%,增幅分別比3月份和去年同期加快9.8個和5個百分點,在中部六省及長三角區域中,增幅均居首位。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幫助阜陽市發放了9.8萬張消費券,實現百貨類日均交易較節前增長390.12%、超市類日均交易較節前增長210.43%、餐飲中的正餐日均交易較節前增長198.58%、簡餐日均交易較節前增長111.01%。 ”中國銀聯安徽分公司皖北業務部負責人桑鴻峰說。
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方能化危為機。當前,發放消費券帶動和活躍市場,已成為各地激活消費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政策工具。
激發消費新動能,既要保障基本消費,又要培育升級新型消費。 “在大變局、大疫情、大調整的時代背景下,發展線上經濟是應對疫情沖擊、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有效舉措,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 ”省商務廳廳長張箭表示,將搶抓風口、奮勇爭先,打造更優發展環境,幫助企業搶抓線上經濟新機遇,加快培育壯大新徽商,努力為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新引擎。
擴消費需要堅決兜住民生底線。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及時啟動疫情防控應急價格監測預警,緊盯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重點流通企業和連鎖商超,強化生活必需品和重要防疫物資保供穩價,主副食品供應充裕,市場物價穩中趨降。 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9%、較一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深入實施33項民生工程,持續推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持續改善。
發力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落地落實
6月5日,在馬鞍山,揚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樞紐工程開工。揚州—鎮江—南京—馬鞍山城際鐵路,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巢湖—馬鞍山城際鐵路的東延工程。項目全長121公里,總投資290億元。
強化要素保障,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是持續利用好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抓手之一。
當前,各類風險挑戰交織疊加,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持續強化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是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底氣。
作為“六穩”的重要組成部分,“穩投資”因其乘數效應較大,受疫情因素制約較少,政策效果顯現相對更快,成為擴大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抓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省今年新開工項目規模持續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由負轉正。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7.6%轉為同比增長2.1%。 4月,安徽省5000萬元以上投資入庫項目達到813個,為2018年7月以來入庫大項目最多的月份,分別是3月、上年同月的2.7倍、1.7倍。
“在確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迅速行動,緊緊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全力以赴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馬鞍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魏邦軍說,今年前5個月,園區累計開工建設重點項目30個,累計完成投資73.3億元。
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投資,并作出具體部署。“圍繞國家政策導向,結合短板弱項,我省聚焦新型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生態環保、城鎮基礎設施、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公共衛生體系、教育文化等社會民生建設,謀劃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王啟康表示,經反復摸排,推進重點項目1萬個以上,2020年計劃投資1.3萬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年度計劃投資4500億元以上。
日前,我省在全國率先發布首個“新基建”領域技術產品服務名錄,著力加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與新型消費同頻共振,能夠為新型消費開拓更多的創新空間,能夠為新型消費提供更多可能,能夠從基礎層面進一步廣泛地、根本地提升新型消費的用戶體驗。
推進產業提質升級,構筑強大內需市場
“今年1月至4月,池州省級半導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產值同比增長40%,增幅居全省戰新基地前列。 ”池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趙革鋒表示,通過實施省級半導體基地升級,全面提升制造業產業鏈水平,確保到2022年半導體基地產值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構筑強大的內需市場離不開高質量供給體系的支撐。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開創經濟發展新高地,對于培育新的消費市場增長點和經濟增長極至關重要。
在合肥,以京東方、維信諾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正成為國內面板產能大、產業鏈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聚發展區。同時,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伏、人工智能等多個新興產業集群正做大做強。
“立足產業基礎、創新優勢和市場腹地,攀升全球價值鏈,安徽積極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越來越多的產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在安徽集聚,創造了新的供給,引領了新的需求,增強了新的發展動力。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表示。
“緊盯國家投資導向,推動一批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抓好1000項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建設,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省經信廳總工程師徐文章表示,將充分發揮政策效應,強化政策定向“滴灌”,落實國家減稅降費和我省制造強省、“三重一創”、科技創新、技工大省等政策措施,加大宣貫力度,擴大知曉面,確保落地見效。
“商務部門將提升城鄉消費,積極爭取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列入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加快改造提升一批省級特色商業街。推進社區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推動發展連鎖化、品牌化便利店和社區超市。加快農村電商提質增效。推進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組織農產品流通企業參加各類產銷對接活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省商務廳副廳長朱丹說。(記者 鮑亮亮、鄭莉)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