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男,中共黨員,六安市城南中學高二年級部主任,兼高二(6)班班主任和三個班的數學授課教師。先后獲得裕安區“教學能手”,兩次被授予安徽省“高考優秀評卷教師”,三次獲得裕安區師德建設先進個人,裕安區“教壇新星”“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中小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全能獎。
圖為王曉明(居中)在解答學生問題
在23年的教育教學中,王曉明一直堅守愛與尊重的出發點,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注重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培養,不斷探索使學生樂學、愛學,努力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關愛他們的健康成長。
守護特困學生,用愛傳遞溫暖
2012-2015年,王曉明的班上有個叫小麗(化名)的學生,特別勤奮刻苦,成績名列前茅。但她很小時,父親遭遇車禍去世,母親改嫁,從此她的學習和生活就依靠年邁的奶奶支撐,家庭非常貧困。王曉明家訪時,看到了她一貧如洗的家,聽她奶奶說著孩子悲苦的命運和不屈的精神時,忍不住熱淚盈眶,深切體會到這對祖孫的不容易,于是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小麗。此后,向學校為她爭取了助學金和獎學金,同時王曉明每月個人資助小麗300元生活費,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后來,班里學生家長聽說后也主動聯系王曉明,成立了助“麗”學習基金會,由班級家委會負責實施。就這樣,大家的愛心不僅幫助了小麗,還幫助了班里其他幾個家境貧困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并對學習充滿了信心。2015年高考,小麗超出一本線15分考入蚌埠醫學院,五年本科畢業后又繼續留校讀研。在大學里,每當取得好成績,她就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王曉明,稱呼他為“明爸”,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她跟王曉明說,“將來一定要像您那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愛心永遠傳遞下去”。2020年2月新冠疫情突然爆發,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小麗勇敢地沖鋒在最前線。看著培養的學生長大成才,王曉明感到無比的欣慰。
科學管理班級,做智慧型班主任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王曉明努力用“情”、盡心用“智”。他在教室設立了圖書角、心愿墻、學習標兵、進步之星等,自然地產生一種潛移默化滲透心靈的力量。通過集體討論,選定《我相信》為班歌;確立“堅定、堅強、堅持”為班訓;確定“嚴謹代替松散、行動代替愿望,創最好班級、做最好自己”為班級口號;在全體學生的共同倡議下,還確定了“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為班級座右銘。所有這些舉措都能幫助學生更加喜歡這個集體,做集體的主人,把班級當做自己的家。
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一個個精神飽滿,積極向上,努力拼搏,參加校內外多項競賽活動也是頻頻獲獎。2018年5月,學生陳媛媛和吳若蘭在“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演講比賽中繼獲得全校第一后,代表學校參加區級比賽又獲得一等獎。2020年5月,學生吳若蘭榮獲“安徽省優秀共青團員”。2021年6月,王曉明所帶的高一(4)班在建黨100周年校園紅歌決賽中獲得高一年級第一名。2022年7月,王曉明指導的學生汪俊杰、吳佳堯在全國“中華魂”(強國有我)主題教育活動演講比賽中榮獲國家級賽事一等獎。2018--2019學年度,王曉明所帶的高二(6)班被評為六安市市級先進班集體。2019年8月20日,王曉明代表城南中學參加了合肥一中包河分校的暑期班主任工作論壇,并作大會發言,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他錄制的“德育主題班隊會”《感恩父母》和《勞動教育》視頻獲得區、市級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堅守育人初心,扎根教學一線
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在同事們的印象中,王曉明就是“工作狂”。面對城南中學學生的學情,如何破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困惑。2013年10月,他主持并參與研究的市級課題《高中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建構研究》順利結題,并在學校廣泛推廣,效果明顯。他所授班級數學成績在年級排名始終靠前,高考成績也十分顯著,2017年高考所授班級數學學科成績獲裕安區高考成果獎。他以愛心與耐心,愿做一名“課堂設計師”,讓更多孩子相信:數學不是深淵,而是通往星辰大海的階梯。
在課堂上,“數里行間,見微知著”,這是王曉明在每一堂課上強調的理念。他會特別注重學生的閃光點,只要有學生的解題思路正確馬上給予肯定,只要他們有點滴進步就及時給予足夠的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重視。作業評講,題組變式,舉一反三,面批面改,及時反饋。在課后,一有時間就與學生們交流談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每一堂課都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這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成績也就一點點進步,最后自然收獲滿滿。每個學子的成長節奏不同,他都用愛澆灌,靜待花開。
小銳(化名),是2020年中考520分錄取在城南中學的一名學生,也是王曉明執教生涯中一個難忘的學生。數學成績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新高考的數學科目不僅增加了難度,還更加注重對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考察,這讓小銳倍感壓力,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的困境。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后,小銳帶著一臉愁容走進了王曉明的辦公室。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與無助,“老師,我真的能行嗎?數學對我來說真的讓我崩潰。我努力了,上課也認真聽講了,作業也按時完成了,可是成績......”小銳雙眼紅腫,話語中帶著幾分顫抖。王曉明輕輕拉起他的手:為他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從規范習慣做起,細節入手。新高考雖然帶來了挑戰,樹立短期目標、長期愿景,結合“三本一袋”(課堂筆記本、糾錯本、每日一題本、試卷袋),讓學習有章可循。為了幫助小銳走出困惑,王曉明鼓勵先從基礎做起,鞏固每一個知識點,再通過練習來提升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做到基礎題不失分。同時注重題目的解題思維方法和處理技巧,做到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周末限時練,作業本等一對一面批,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銳的數學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如何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在2023年新高考中,小銳發揮出色,不僅數學取得了突破,總分考出493分,超一本線11分,高考實現了質的飛躍,順利考入了心儀的大學。
作為裕安區第五批“骨干教師”,王曉明不僅肩負年級部主任的工作,管理整個年級的教育教學;還擔任數學備課組長,他帶領本年級數學教師,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勇于探索實踐,鉆研教材教法,制定適合城南中學學情的教學計劃,定期安排統一訓練,并根據教學效果適時調整教學進度。作為裕安區第六批“學科帶頭人”,王曉明對于青年教師的成長也特別盡心,經常聽他們的課,查閱教學設計,探討課程理念,研商核心素養。其中指導教師李付才獲得202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優質課大賽”團體一等獎;指導教師楊紅獲得2024年六安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校長點評:
數理經緯織錦程,廿三春秋守初心。王曉明老師以數學思維構筑育人坐標,用師者擔當繪制成長曲線。他是數學王國里的解牛庖丁,更是教育麥田里的執著守望者,在代數與幾何的交響中譜寫出一曲動人的教育華章,堪稱學校發展的中流砥柱。
——正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六安市城南中學校長羅偉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