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點新聞門戶網站 安徽青年報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安青網>安徽網事 >正文
【典籍中的安徽】

禮讓佳話傳頌三百年 時代新曲唱響“六尺巷”

安徽省圖書館和桐城市圖書館珍藏《桐城兩相國語錄》 “桐城父子宰相”家風家訓教澤綿長
2025-01-23 10:22:05   來源:安徽商報

2024年10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來到桐城市六尺巷。總書記指出,六尺巷體現了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要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場所,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傳統美德的作用,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

六尺古巷,懿德流芳。家風家訓,源遠流長。六尺巷經歷三百多年風雨滄桑,見證張吳兩家和諧禮讓的美德世代相傳。而在這背后,則是兩家有著良好的家風家訓的熏陶和傳承: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張英,用一封家書化解了鄰里糾紛;他和他的兒子張廷玉更是以《聰訓齋語》《澄懷園語》影響后人治家。

安徽省圖書館藏民國鉛印本和桐城市圖書館藏清光緒六年刻本《桐城兩相國語錄》正是張氏父子“承先啟后”的家訓合集。張英一生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為座右銘,而其子張廷玉恪守家訓,教導子孫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

1月16日上午,由省委社會工作部、安慶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的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如今,六尺巷已升華為一種文化和精神,形成了“六尺巷工作法”,續寫著動人的“時代佳話”,歷久彌新。

佳話“火”了三百年 六尺窄巷無限寬

“六尺巷不止是在當下‘火’了,實際上這一佳話已經‘火’了三百年。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火,是良好的家訓家風代代相傳的薪火。”新年伊始,安徽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江小角再回故鄉,重走六尺巷。看到六尺巷游人如織,他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桐城六尺巷不僅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巷道,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謙遜禮讓、互敬包容精神的象征。”他表示,“人們游覽六尺巷,發現巷子其實比較窄,僅有約兩米寬。很顯然,它的‘寬窄’早已不在這‘六尺’上,而是其中體現出來的和諧禮讓的精神境界無限寬廣。”

“對于做人處事,張英一生主張要以謙讓、益人為本。”江小角說,這恰恰體現在六尺巷的鄰里相處之道中,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佳話。清代康熙年間,張英在京城為官時,鄰居吳氏建房欲占張家隙地,家人向張英反映,而他則回復了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此后,張家主動讓出三尺地基,吳氏被張英的寬懷大度所感動,同樣撤讓了三尺,由此留下了六尺巷,以及傳頌三百年的六尺巷禮讓故事。

今天,人們尋訪六尺巷景區,巷子東西兩頭的“禮讓”和“懿德流芳”兩座石牌坊巍然聳立,百米長的巷道雖然幾分鐘就能走完,卻讓人感慨萬千。

經過改造、升級,目前整個六尺巷景區由張府、吳府、相府遺存、六尺巷和勺園等組成,規模相當壯觀。景區內有“謙睦令名垂萬年——桐城吳府及吳氏家族文化陳列”“帝許江南第一家——張英張廷玉生平事跡暨桐城清河張氏家族文化”“上善之德——中華禮讓文化陳列”等專題展館,讓人們能夠更全面地重溫六尺巷這一段佳話,感悟其豐富內涵。

泛黃古籍見證滄桑 當代新著傳揚遺響

治家有術、教子有方。張英三百多年前所作的詩,是其家訓家風質樸而生動的體現。

在安徽省圖書館,記者看到了清康熙刻本張英撰《篤素堂集》,以及民國鉛印本《桐城兩相國語錄》。《語錄》包括張英撰《聰訓齋語》二卷、《恒產瑣言》一卷、《飯有十二合說》一卷及張廷玉撰《澄懷園語》四卷。在桐城市圖書館,記者一睹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澄懷園語》真容,泛黃的紙張透出歲月的滄桑。該館還藏有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桐城兩相國語錄》,同樣珍貴。

《聰訓齋語》二卷共51則,是張英所著的家訓;《澄懷園語》四卷共239則,是張廷玉秉承其父張英《聰訓齋語》之旨而撰寫的家訓。

張英良好的家風,讓他的后代都有所成就,使《聰訓齋語》中的諄諄教誨更具說服力。其中,張廷玉作為其次子成就最大,歷仕康雍乾三朝,重視建章立制,勤勉于職,廉潔奉公,是清代唯一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三子張廷璐,三任江蘇學政。六子張廷瑑,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民間坊稱張家是“父子雙宰相,一門六翰林”。

這兩部家訓在清代至民國時期曾多次再版,如果在上海圖書館“中文古籍聯合目錄及循證平臺”上按書名檢索,就會發現它們的蹤跡廣布天南地北。江小角表示,《聰訓齋語》不僅使張英的子孫后人受益匪淺,同時也被名人方家所看重,特別是清朝重臣曾國藩對張英推崇備至,贊譽尤高,要求其子孫后人終身誦讀。

二十六年來,江小角、陳玉蓮點注,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父子宰相家訓》對這兩部古籍進行全面系統地注解,幫助當今的人們更好地汲取張英、張廷玉家訓中的營養,從1999年出版至今,已經過多次修訂再版,一印再印,仍是洛陽紙貴,一書難求。

傳授處事為官之道 張氏家訓教澤綿長

“欲行忍讓之事,先須從小事做起。”“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爭也,我一人據之,則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張英在《聰訓齋語》“世家子弟處世之道”中寫道。

“這些家訓主要圍繞青年人尤其是世家子弟如何通過讀書、擇友、儉用提升自身修養、培養堅韌正直的品格、樂觀豁達的心態,以此從容應對人生中的挫折、困窘、誘惑;同時闡述了自己做官的理念和行為準則,以及如何成為稱職又省心的父母。其中儉用、自守、慎交游、以身作則是貫穿始終的四個關鍵詞。”安徽省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周亞寒介紹說。

在六尺巷景區,清廉是景區展陳的一大主題。張氏家訓提出為官的首要準則是廉潔自律,守正奉公,其次是人生須有所寄托,勿存侈心,即為官也可以有自己的業余興趣愛好,但要懂得節制,守住邊界。

“侈心一起,便無止境,對有心利用的人來說就是可趁之機。”周亞寒用近年來熱播的影視劇《人民的名義》作比,劇中高育良家中擺放的名貴盆景和陳巖石收到一大堆花鳥盆栽后主動報告紀委,兩者不同的處理方式就為結局埋下了伏筆。“張英心向隱逸,曾設想在家鄉桐城龍眠山營造一個小型的景觀園林,在京城里因為居住地條件有限,就種了幾盆普通的花草,日常生活用品也十分儉樸。”周亞寒說,細節之處,成敗之鑒。

《桐城兩相國語錄》中的《恒產瑣言》16則,教導子侄輩要珍視、善待田地,以及如何經營管理家里的田產使其日益豐饒而非漸趨破敗;包括如何下鄉課田收租,如何知道佃戶是否稱職,如何應對災荒,如何合理規劃達到收支平衡。

此外,《飯有十二合說》12則,則是以享用一頓簡單而滿足的飯菜來闡釋遠離塵囂、恬淡生活的理想。

探索“六尺巷調解法” 創新實踐“楓橋經驗”

“六尺于心,心寬者無界。”在桐城市人民法院的一面文化墻上,這樣一句話讓每個看到的人都能心頭為之一振。

2024年11月中旬,桐城市人民法院法官吳問銀收到該市一家企業送來的寫有“高效調解 公正司法”的錦旗,對該院在兩日內順利化解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表示感謝。

“這起案件的起因是因搬運工王某在給戶主胡某某運送板材時損壞電梯,被物業公司起訴索賠五千余元。”吳問銀介紹說,他仔細閱卷后,發現案件雖訴訟標的不大,但爭議不小,“這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看似簡單,實則牽涉各方,關系復雜,不妥善處理往往容易導致一案生而多案發。”

“為實質性化解矛盾,減少訴累,我先后多次電話聯系物業公司及當事人,告知相關訴訟權利與義務,并積極聯系戶主,運用‘六尺巷調解法’,努力促進各方互退互讓,以‘和’化糾紛。”吳問銀說,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各方均表示愿意作出讓步,王某與胡某某當場給付物業公司電梯損失費2000元,物業公司放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糾紛得到快速高效、圓滿地化解。

何為“六尺巷調解法”?經過大量審判實踐,桐城市人民法院將傳統優秀文化價值與和諧司法理念有機結合,探索形成“六尺巷調解法”,吳問銀法官又根據中醫“望、聞、問、切”的方法,總結提煉出矛盾化解“聽、辨、勸、借、讓、和”的“六步走”法則,把“‘六尺巷六步走’調解工作法”貫穿于家事糾紛、鄰里糾紛、合同糾紛等各類民商事案件立案、審判、執行三個階段,分布于訴前、訴中、訴后三個環節,通過“傾聽訴求-辨明是非-勸解疏導-借古喻今-互諒互讓-握手言和”,實現調解規范化、情理化,推動案結事了人和。

“用六尺巷的歷史智慧調紛爭、解矛盾,在我辦理的案件中,庭前的調解成功率達到90%以上,絕大部分的糾紛被化解在基層。”吳問銀介紹說。

2023年,“六尺巷調解法”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六尺巷 六步走調解工作法”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并作為全國31個“楓橋式工作法”入展楓橋經驗陳列館。

張吳后人賡續榮光時代新曲接力傳唱

“予之立訓,更無多言,止有四語: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饑,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嘗將四語律身訓子。”三百多年過去了,六尺巷在歲月無聲中講述古老的故事,而張吳兩家后人則在時代變遷中延續、傳承、堅守、發揚。

“總書記對六尺巷典故這么關注,對禮讓一事評價這么高,作為張氏家族后人、社區工作者,特別驕傲。”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居委主任,非遺項目六尺巷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耘說,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六尺巷時,他當時就在現場。作為張英的第十二世孫,如今他在傾力傳播六尺巷故事,弘揚六尺巷文化和精神。

“這些年來,我先后當選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我們社區其實原來叫勝利社區。全國各地叫勝利的地名太多了,我在兩會上提了建議,經過申報、論證,2018年11月,經民政部門批復,正式更名為六尺巷社區。”張耘告訴記者,六尺巷社區更名,既是尊重歷史傳統、回歸地域特色,也能使謙和禮讓的六尺巷文化和精神得以更直觀地呈現,在潛移默化中弘揚開來。

“作為非遺項目六尺巷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我現在有一個夢想,就是能不能把這個非遺項目晉級成為國家級。”張耘介紹說,社區成立了六尺巷志愿講解服務隊,常年開展義務講解志愿服務,幫助外地來的游客更好地理解六尺巷故事的內涵,將六尺巷故事的精髓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而作為一肩挑的基層社區負責人,張耘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六尺巷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逐步擴展運用到桐城市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形成了“謙和禮讓,知進退,和為貴”為基本內涵,“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為主要體系,以“黨建領事、禮讓和事、村民說事、多元解事、網格管事、群力防事”為核心內容的“六尺巷工作法”,300余處“六尺巷調解室”覆蓋了桐城市的基層單位。

而今年1月新成立的安徽省六尺巷工作法研究中心,首批聘請32名研究員,通過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探尋治理規律,解鎖善治密碼,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通過閱讀張英、張廷玉的詩文集及相關的清代史籍,我們對張英、張廷玉父子為官做人之道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而品味《聰訓齋語》《澄懷園語》中的家訓家風精髓,更能讓我們認識到六尺巷精神的可貴。在當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六尺巷精神顯得尤為重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和諧共處的范例。”江小角說。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喬劍

王素英 任逸瑋 通訊員 周亞寒 朱璇 文/攝

    責任編輯:祁夢寶

    今日古詩詞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系。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18和谐综合色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激情综合网五月|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欧美亚洲另类久久综合婷婷|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93精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青青综合在线|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桃花色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