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95年,奇瑞在幾間“小草房”中開始了孕育。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奇瑞汽車的一張張藍圖就從這個夏天如火爐、冬天似冰窖的“小草房”中產生。如今,“小草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廠房、世界一流的技術和設備,但奇瑞人不改“小草房”精神初心。
“尹同躍董事長不止一次說過,‘小草房’精神代表奇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小草房’精神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奇瑞人,讓我們知道奇瑞的目標是什么、方向是什么。”7月26日,記者在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見到了正在研究新能源車電路的李斌、徐本盛和夏澤飛,他們告訴記者,作為一線技術工人,要將“小草房”精神牢牢銘記、傳承。
安全規范代代傳
李斌(右)向年輕工人傳授心得
李斌,2011年獲全國第三屆汽車裝調工技能大賽二等獎;徐本盛,2018年獲全國第五屆汽車(新能源)裝調工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夏澤飛,2023年獲長三角技能競賽一等獎。李斌是徐本盛的師傅,徐本盛是夏澤飛的師傅。他們三人既是師徒,也是兄弟;既是一線工人,也是技術能手。
“要能吃苦、敢吃苦,嘴上說說容易,但技術工種真的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在整車及電路調試中更是如此。”提及“小草房”精神,三人異口同聲。
徐本盛對工藝精益求精
夏澤飛工作中一絲不茍
師徒三人在一起研究電路問題
在炎炎夏日所有人都希望能找個空調房待著時,他們卻經常待在車里研究電路問題,有時一研究就是半天。
“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電路問題,在忙于自己工作的同時,還需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完問題后再回到自己的崗位。有時為了完成生產任務經常加班加點,但完成任務后又感到喜悅。”徐本盛說。
在“小草房”精神的支撐下做好傳、幫、帶工作,平時的工作中,師徒三人經常在一起進行技術探討與交流,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共享,學習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識,實現共同進步。生產之余,三個人經常交流知識和經驗。
“記得有一次一輛車出現了問題,我和夏澤飛查找了一天也沒有找到問題所在,就去請教師傅李斌,師傅很快解決了問題。事后,我們利用這次機會向師傅請教并分析自己的問題所在。”徐本盛說。
□本報記者 傅軍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