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東,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2022年6月27日,徐旭東的爺爺徐淙祥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全家激動不已,爺爺更是熱淚盈眶,又拉著徐旭東說起了11年前的那一天。
那是2011年4月8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村頭,他走進田間,拿起麥苗仔細察看長勢,詢問機井的水位,親切地和鄉親們交談。
徐淙祥開心地匯報情況,這片地去年小麥畝產達到1400多斤、比一般畝產高出400多斤,領導們聽了十分高興,鼓勵徐淙祥繼續攻關小麥高產關鍵技術,為國家糧食生產多作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給徐淙祥的回信讓徐旭東備感振奮,農業是一片廣闊天地,年輕人做農業更可以大有作為。從小到大,徐旭東見證了爺爺耕種的試驗田從幾十畝發展到上千畝的過程,更和爺爺一起體驗了小麥、玉米、大豆單產不斷刷新紀錄的喜悅和自豪。
轉眼間,徐旭東從事農業已經五六年了,科學種植的接力棒傳到他的手上。最多的時候,他的試驗田承接了上百個新品種的種植。播種時節,徐旭東每天凌晨4時起床,帶著工人們下地;播完之后,他還要每天到地里觀察天氣、出苗等情況。在這里種子不斷迭代,種出來的小麥、玉米、大豆越來越高產。徐旭東打造的智慧農業APP也已“上線”,可以從手機里直接看到田間溫度、濕度、氣壓,以及土壤墑情、蟲情等數據,隨時隨地觀察田間情況。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鄉村應當是充滿田園氣息的美麗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說,“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日子越過越好”。這句話鼓舞著徐旭東,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他深刻認識到實現鄉村振興的意義所在。
徐旭東說,他不僅要種好糧,還要努力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他要讓爺爺的示范田釋放出更大的能量,帶動更多的鄉親多種糧、種好糧。他成立了農機服務團隊,為有需要的農民提供從播種到售賣的全流程種糧“托管”服務;成立了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利用種糧大戶協會的信息優勢、技術優勢、裝備優勢、市場優勢,搭建科學種糧學習交流平臺,把種糧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廣給廣大小農戶。目前,協會已發展會員600余戶,覆蓋耕地約20萬畝,帶動小農戶3萬戶。當前,國家的農業政策越來越好,農業集約化和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需要更多有頭腦、有本領的年輕人帶著先進的思維和技術開創農業發展的新時代。“希望能與更多有為青年攜手前行,將個人追求融入時代節拍,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徐旭東說。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