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宣講覆蓋3200余名青年,70余場公益助農直播吸引超10萬人次觀看,組織1100余名學子開展社會實踐與崗位實習,發放青年創業貸款1.2億余元......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一年來,團池州市委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池州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引領“青”思想
青年理論宣講入腦入心。打造“理響池州·青年說”宣講品牌,采用“線上點單”“線下切磋”“集體備課”等模式,立足池州資源,將國家理論轉化為本土故事,開展分眾化闡釋。2024年以來,組織“六進”宣講活動27場,覆蓋社區、企業等領域3200余名青年。
擰緊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制定年度工作清單,在“五四”“六一”等重要節點,舉辦市級示范性入團、入隊儀式3場,縣級以下122場,推優入黨243人。2024年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工程學員635名,舉辦第二屆全市紅領巾講解員大賽和少先隊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2名輔導員在省賽中分獲一、二等獎。
多維度搭建實踐育人載體平臺。開展青年干部“建工一線”等專項行動風采展示;組織19所高校40余個團隊、1100余名學子開展社會實踐與崗位實習;成立首批生態衛士青年志愿者隊伍;策劃的暑期文旅研學路線入選共青團中央全國19條推介線路;“青春池州”公眾號推出系列短視頻,開設專題專欄,讓青年政治引領工作更生動。
澎湃“青”力量
在產業強市中奮楫前行。實施青年崗位建功專項行動,成立35支重點項目青年突擊隊。推動青年工作融入長三角一體化,7個項目在上海G60科創中心路演,上海市安徽商會青商會與池州市青年企業家商會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舉辦首屆池州市青年崗位科技創新大賽,樹立青年創新典型。
在人才招引中主動作為。選聘70名高校學子擔任“家鄉聯絡員”“引才大使”,招募82名大學生兼任鄉鎮團干部。開展系列活動吸引學子,如邀請400余名大學生“佳節看家鄉”、50余名高考生“乘高鐵看家鄉”,邀請多所高校團隊到池,赴外舉辦學子座談會,吸引優秀人才扎根池州。
在鄉村振興中獻智出力。深入推進“青耘池州”直播助農項目,開展70余場公益直播,超10萬人次觀看。舉辦第二屆“和美鄉村·轉角遇到美”青年創意設計PK賽,開展“青創會客廳”活動30余場,聯合金融機構發放青年創業貸款1.2億余元。邀請省青年專家博士團提供科技助農服務,幫助30余名涉農青年解決技術難題。
護航“青”成長
精準服務助力青年發展。市縣兩級設立“青年夜校”19家,開設涵蓋藝術、文化、技能等公益課程32次,吸引2300余名青年參與。圍繞青年實際需求,舉辦25場交友活動、4期青少年公益班、1期愛心托班。
溫情關愛護航健康成長。以“預防校園欺凌·護航青春成長”為主題推進相關工作,全市校園欺凌線索同比下降29%。依托12355服務臺開展自護活動,推進“希望工程”等活動,開展專題調研,舉辦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營造社會關注氛圍。
志愿服務彰顯青春風采。打造長效服務品牌,聯合開展6期“月行一善便民集市”活動,發起護鳥愛鳥專項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圓滿完成20余場大型賽會保障工作。“鳥線和諧·筑夢家園”護線愛鳥志愿服務項目獲第十一屆“母親河獎——綠色項目獎”,國網池州供電公司職工、全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市級校外輔導員汪湜獲2023年全國“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稱號;2024年2個志愿服務項目在安徽省第七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獲“金獎”。
2025年,團池州市委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帶領青年為池州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干部“建功一線”優秀項目暨青年崗位建功產業強市專項行動風采展示活動
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百米繪天路,長卷獻祖國”主題活動
書記說
近年來,池州市各級團組織緊扣中心大局,聚焦產業強市、鄉村振興、群眾需求、基層建設等方面,創建多項工作載體,引領青年一線建功立業。從春運服務的站臺到云端帶貨的直播間,從高校學子的社會實踐到青春合伙人的基層治理,池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留存著新時代青年奮斗的足跡。下一步,團池州市委將以更富創意的舉措、更有溫度的服務、更加過硬的作風,推動青年與池州在雙向奔赴中實現“活力迸發、相互成就”。
(黃 菁 見習記者 陳 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