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易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場所暴發。托幼機構和學校要落實晨、午檢制度, 保持校園環境干凈衛生,兒童確診手足口病后需根據醫囑住院治療或居家觀察,不要帶病上學。
4月至7月為我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 據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腸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至少有20多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易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場所暴發。
患兒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癥狀;發熱1-2天后,在舌頭、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散在皰疹;多數患兒手、足和臀部會出現斑丘疹、皰疹;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可在一周左右痊愈,預后良好。
少數患兒(尤其是小于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嚴重者可致死亡。
安徽省疾控中心提醒托幼機構和學校,要落實每日晨、午檢工作,如發現發熱、出疹等癥狀兒童,應立即通知家長,及時送診。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記,一旦發現發熱、出疹病例異常增多,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要每日對兒童玩具、衛生用具、餐飲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每日對廁所進行清潔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兒童高頻次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兒童午休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需經常放置在室外陽光下晾曬。
省疾控中心提醒,學校和托幼機構要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并配備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兒童按照7步洗手法正確洗手,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習慣。兒童確診手足口病后需根據醫囑住院治療或居家觀察,不要帶病上學。居家觀察時限為自患兒被發現起至癥狀消失后1周,在此期間患兒應盡量避免外出,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玩耍。
當前為手足口病流行季節,一旦出現聚集性或暴發疫情,托幼機構和學校應配合衛生部門采取停課等疫情防控措施。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