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小檔案
謝錦偉
壽縣第一中學2021屆高中畢業生
2021年高考文科總分665分
全省第56名
現為北京大學學生
個人經歷篇
生于斯長于斯的古城壽春,見證了我十余載的漫漫求學路;譽滿江淮的壽縣一中,見證了我高中三年的奮斗血淚史。一屆又一屆的安徽學子,走過高考的獨木橋,跨入理想大學的校門;一代又一代的追夢青年,歷經求學的崎嶇路,登頂巍峨的群峰之巔。而圓夢燕園的我,或許只是這些幸運兒中的一員。
北大和清華是莘莘學子心底深處無法言說的一個夢,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久久懷著的一個解不開的心結。小時候,常常聽到老師和家長提及這兩個仿佛閃閃發光的詞匯,只是感覺其如高聳入云之珠峰,似無法駛達之彼岸,可望而不可即,徒生望洋興嘆之意。從小學到初中,身處小縣城的我豈敢“好高騖遠”?只是默默地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把本分內的事做到最好,偶爾也會仰望星空、暢想未來。親友同行、感恩常在——家人的陪伴、老師的指引、同學的幫助讓我收獲了太多感動,也讓我汲取了前行的動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我經過中考的歷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壽縣一中創新班時,才逐漸意識到自己離那兩座學府越發接近了。
時光倒轉到四年前的夏天,那是我與燕園的第一次邂逅。未名博雅的學子情結、朗潤季荷的閑情逸致、西門外的寶貴瞬間,都被相機一一定格,這些照片一直放在我的書桌,成為我奮斗三載春秋的精神寄托。就在那一刻,內心也悄然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靜靜地破土,慢慢地成長,經歷風雨霜雪的考驗,終將枝繁葉茂,帶來一片綠蔭。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的高中三年起初一路坦途,高度的自律、端正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使我一直蟬聯全校第一的桂冠。高三前的那個暑假,我參加了北大暑期學堂,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寒假有幸參加了“暖冬計劃”,學者教授的風采、學長學姐的耐心更是加深了我的北大情結,激起了我的無限憧憬。然而,追夢之路不如意,難免起起伏伏,在高考沖刺100天的一次大型聯考中我慘遭“滑鐵盧”,摔得很慘,以至于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經過迅速的調整,我重拾自信、輕裝上陣,盡管后期仍出現過失利的情況,但我已不會被分數嚇倒,保持心態,在高考中取得了還算滿意的成績。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凡是未來,皆可創造。北京大學法學院前院長蘇力教授曾將進入北大比作“第一個夢想成真”,此后我們將何去何從?“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進入這所美麗的園子注定只是人生新的起點,我還要去走更遠的路、去攀登更高的山、去欣賞更精彩的風景。
經驗分享篇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下面我就簡單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小妙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制訂科學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好的學習計劃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計劃分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和每天的學習安排,簡而言之,就是每時每刻你都要明白自己要干什么。進入高三后,我會每天一早把今天要做的事寫在一張便利貼上并貼在自己的書桌一角,每一項完成后便用筆劃去,這既能增加成就感,也能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有條有理;同時我也會制訂階段性的目標,比如距離高考還有50天時,我的文綜選擇題錯題控制在四個以內,以此為目標,我就開始加大對文綜選擇題的訓練力度,最終也如愿以償。
第二、善于獨立思考。“不懂就問”固然值得鼓勵,但倘若真的一有不明白的就直接去請教他人,恐怕難以實現有效的自我提升,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遇到一道數學難題時,需要調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方法去思考這道題該怎么做,解決數學題其實就是尋找“出路”,此路不通另尋他路,如果真的轉到了“死胡同”,再向同學或老師請教,讓其指點迷津,這才是更好的學習習慣,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有更大的收獲。
第三、注重歸納總結。反思教訓、汲取經驗是我高中三年最大的收獲之一,尤其是進入高三,這個好習慣更是發揮著巨大作用。每天下午放學去食堂的路上,我都會回顧今天上課的主要內容,以便為晚自習做好準備;每次大型考試后,我都會做一次試卷分析,找出這一次的得與失,以便為下一階段學習計劃的制訂提供參考。說到歸納總結,一定離不開錯題本、好題本,數學題本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文綜錯題本又該如何制作呢?就我自己而言,我是把客觀題和主觀題分開,通過裁剪和粘貼的方式將題目做在一個筆記本上(如果兩面都有,我會選擇復印),用紅筆書寫正確答案,用藍筆寫下自己的批注,重要的是寫下思維流程,這樣在事后復習時能引導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而不至于被自己帶偏。相比搜集整理試卷,題本更具有系統性,對于高三后期的復習作用很大。
第四、保持良好心態。心態決定狀態,態度決定高度,越是到高考前夕,心態就顯得尤其重要,它是我們必須具備的一項軟實力,往往成為高考中高手過招的關鍵因素。我認為,保持良好心態的關鍵是不要被一兩場考試帶亂了自己的復習節奏,考試的分數和排名只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參考,分析得失才是考試的意義,“心靜如水”應當是我們坐在考場中的最佳狀態,這樣才有可能發揮出正常水平。轉移注意力、向親友傾訴都是調整心態的好方法。
老師說
高中班主任朱德坤老師:
謝錦偉是一名十分自律的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覺性,也有極大的毅力。他的優秀不僅僅體現在成績上,而且在于很強的責任心和班集體意識,經常為身邊的同學答疑解惑,把我們班整體的學風帶動起來。高三后期,他經歷了短暫的成績波動,我因擔心他的心態穩定,還單獨找他談過話;誰知他平心靜氣地分析了自己這一場考試的得失,安慰我不用緊張,令人動容。高考中的出色表現當然在我的預料之中,并且我堅信,這名學生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謝錦偉口述、徐徐整理
責任編輯:李志慧